大圆庵中亦何有,但有草座枯藤枝。 朝来壁间亦图画,何从貌此宁馨儿。 发光抹漆肤琢玉,坐睡俛然方拄颐。 当时两脚不肯举,今虽有口如当时。 知谁逸想寓此意,必也高人非画师。 我遭俗瞋坐多语,坐客厌处终不疑。 兴来曳杖出门去,路穷回反无涧谿。 见之心怍有愧色,君以赠我聊针之。 亦知褊心当服韦,命车何必先锋为。 从今靖然痛坚捍,正恐习气时决隄。 细看忽忆孔北海,曾读曹瞒禁酒词。
大圆庵主以九祖画像遗作此谢之
译文:
大圆庵里有些什么呢?不过只有草编的坐席和枯老的藤枝。
早晨起来看到墙壁上挂着画像,不知道是从哪里找来并画出这些优秀不凡的祖师形象的。
画里的祖师们头发乌黑发亮如涂了漆,肌肤如玉般润泽,有的坐着打盹,正用手拄着下巴。
当年他们就坚守自己的道心,像双脚不肯轻易挪动;如今画像里的他们虽有嘴巴,似乎也和当初一样沉默不语。
我知道是谁将自己超凡的想象寄托在这些画像中,一定是一位高人,而不是普通的画师。
我因为在世俗中总爱多说话而遭人嗔怪,即使在座的客人都厌烦了,我也始终没有怀疑过自己这毛病。
兴致来了我就拄着拐杖出门去,走到路的尽头折返回来,也不管有没有山涧溪水阻隔。
看到这些画像我内心惭愧,脸上露出愧色,您把画像送给我,就像是用针来刺醒我。
我也知道自己心胸狭隘,应当像古人学习用韦皮来提醒自己要温和宽容,改正错误又何必非要别人先催促呢。
从今往后我要安静下来,坚决改掉多话的毛病,只是担心旧日的习惯还会时不时地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冒出来。
仔细看着画像,忽然想起了孔北海,他曾读过曹操禁酒的言辞。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