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兄弟万人杰,何止才容夸两绝。 忆昨江南山尽头,西津渡口曾相别。 君时惨然缞制中,行将扶护归吴越。 我亦买舟还故山,社燕秋鸿那忍说。 客中不觉舟壑走,迩来飘忽经岁月。 毗陵那料又相逢,喜君美髯冰玉颊。 竹轩堆髻话临川,清论无穷如锯屑。 意消已觉在秋乡,坐令五月失炎热。 归来喜甚不成寐,起步空庭听风叶。 念君姓名悬睿想,吴江未可停舟楫。 欲看騕褭付王良,相鼎烦君为调燮。 平生无求任所见,往往撩人面红冽。 恃君犹作故人看,此诗聊当名纸谒。
与嘉父兄弟别于临川复会毗陵
译文:
你们家兄弟都是人中豪杰,哪里仅仅是才华容貌都十分出众啊。
回忆起当初在江南那山峦的尽头,也就是西津渡口,我们曾经分别。那时你神色凄惨,还在服丧期间,正准备护送亲人灵柩返回吴越之地。我也买了船准备回故乡,我们就像春社时的燕子和秋天的大雁,这离别之景实在让人不忍言说。
在客居他乡的日子里,不知不觉时光如舟壑般流逝,转眼间已经过了好些年。没想到在毗陵这个地方又能和你相逢,见到你那漂亮的胡须和如冰似玉般的脸颊,我满心欢喜。
我们在竹轩里,像山峦堆叠发髻一样亲密地聊起在临川的往事,那清妙的言论滔滔不绝,就像锯木头时落下的木屑。和你交谈,我的心境都变得悠然,仿佛已经身处凉爽的秋乡,让这五月的炎热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住处后,我兴奋得睡不着觉,起身在空荡荡的庭院里漫步,听着风吹树叶的声音。
我想到你的名字已经被皇帝知晓,就像千里马等着伯乐,你可不能在吴江长久停留。就如同要让骏马发挥才能需要交给善于驭马的王良,治理国家需要贤能的人来辅佐,国家的政事还烦请你去协调处理。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过多的追求,只凭自己的所见所感行事,常常说话直率得让人面红耳赤。还好我仗着你还把我当老朋友看待,就用这首诗权当名帖来拜见你吧。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