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疏世不要,冷落眠山寺。 空山断往还,落花自流水。 平生所怀人,那料千里至。 懽极看屋梁,通夕不成寐。 晓从城郭来,山亦为余喜。 登门见眉须,已觉增爽气。 洪徐皆人龙,论议例英伟。 君于二老间,妙语发温粹。 胡为下僚中,混此万乘器。 摄衣愿从君,举步惧推鄙。 安知出爱忘,剧谈略势位。 便欲携与东,载我以船尾。 予生分奇蹇,事事得败意。 独于天下豪,未识已神契。 天公亦见怜,以此厚我耳。 西湖今古胜,前辈风流地。 风月久干没,画舫谁料理。 行当入君手,想见饱风味。 不得陪清游,起坐终夜喟。 定有湖上诗,无辞远相寄。
洪玉父赴官颍川会余金陵
译文:
我为人迂阔疏放,不被世俗所需要,只能冷落寂寞地在山寺中栖眠。这空旷的深山里,断绝了与人的往来,只有落花随着流水自在飘零。
我平日里一直心怀挂念的人,哪能料到会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欣喜到了极点,我望着屋梁,整夜都无法入眠。
清晨,你从城郭那边过来,连这山峦仿佛都因为你为我而欢喜。你登门相见,我看到你的眉眼胡须,顿时觉得增添了不少爽朗的气息。
洪刍和徐俯都是人中蛟龙,他们的议论向来都英明宏伟。而你处在这两位贤才之间,说出的妙语温润纯粹。
你这么优秀的人才,为何屈居在下僚之中,仿佛把能为帝王所用的大器混同于平凡之物。我提起衣裳,本想追随你一同前行,但又怕自己冒昧而被你嫌弃。
哪里知道你如此关爱我而忘却这些,和我畅快交谈,全然不在意身份地位的差别。我便想和你一同东去,坐在船尾和你相伴。
我这一生命运奇特又艰难,做什么事都不如意。唯独对于天下的豪杰,即便未曾相识,精神上却早已相契合。老天爷似乎也怜惜我,让你来到我身边,这是对我的厚待啊。
西湖从古至今都是名胜之地,是前辈们尽显风流的地方。那里的清风明月长久以来无人领略,画舫又有谁来管理呢。
这一切即将交到你的手中,想来你定会尽情享受那里的美好风光。可惜我不能陪你一起畅游,整夜坐立不安,不住地叹息。
我想你到了西湖一定会写下优美的诗篇,可千万不要嫌路途遥远,不把诗寄给我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