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一半去无迹,万里阴晴占此夕。 书生醉语哦月诗,想见看朱眩成碧。 白公初携佳句归,便觉草露寒沾衣。 夜晴兰室亦怀古,领略太白怀玄晖。 千字一挥才瞬息,流珠走盘纷的皪。 故应奇韵自天成,此诗如女有正色。 风鉴从来别俗氛,吐词句句含烟云。 坐令一日传万口,不减长吉题高轩。 君家客皆天下士,放意高谈饮文字。 江左风流扫地空,今日追游可无媿。 嗟予秃鬓欲逃名,朅来百虑霜雪凝。 世间垢习揩磨尽,但余猨鹤哀吟声。 刘生餐痂亦何美,玄德结𦙤应有旨。 平生清境吾所嗜,正如翔鸾饮须醴。 君看清河夜升镜,微云灭尽如磨莹。 定当先生度青冥,思冷魂澄亦幽兴。 笑中笔阵横词锋,照人秀色烟茸茸。 调高未数紫芝曲,酒味且卧黄金钟。 人生一笑如电掣,岂特山舟藏岁月。 自慙陋句类无盐,敢并高人天下白。
次韵君武中秋月下
译文:
### 首段:秋夕之景与书生吟诗
秋光已经悄悄溜走了一半,丝毫不见踪迹,这万里的天气是阴是晴,好像全在今晚这一刻见分晓。书生喝得醉醺醺的,口中念叨着关于月亮的诗句,想来他已醉眼昏花,看红的东西都变成绿的了。
### 第二段:白公携诗与兰室怀古
白公刚刚带着绝妙的诗句归来,顿时就感觉秋草上的露水冰冷地沾湿了衣裳。在这晴朗的夜晚,幽静的兰室中也弥漫着一股怀古的情思,仿佛能体会到李白怀念谢朓时的心境。
### 第三段:夸赞诗作才华
挥笔写下千言不过瞬息之间,那诗句就像流动的珠子在盘中滚动,光彩夺目。这诗韵定然是天然生成的,就如同女子有着端庄秀丽的容貌。此人的眼光向来能区别于世俗的气息,吐出的词句句句都蕴含着如云雾般的诗意。这首诗一下子就在众人之间流传开来,丝毫不逊色于李贺题在高轩上的那些佳作。
### 第四段:君家宾客风采
你家的宾客个个都是天下的贤士,大家尽情地高谈阔论,沉浸在文字的美酒之中。曾经江左的风流韵事如今已消散殆尽,而你们如今这样的雅集追游实在是毫无愧色。
### 第五段:嗟叹自身境遇
可叹我两鬓斑白,一心想要逃离声名的纷扰,近来各种忧虑像霜雪一样凝结在心头。世间的那些污浊习性我都已经擦拭干净,只剩下像猿猴和仙鹤一样的哀吟之声。就像刘邕爱吃疮痂,谁能说这有什么美好之处呢;刘备喜欢编织毦带,想来也是别有深意。我这一生向来就喜爱清幽的境界,就如同飞翔的鸾鸟喜欢饮用甘甜的露水。
### 第六段:中秋夜景与先生雅兴
你看那清河之上,月亮缓缓升起,微弱的云朵都消散干净,月亮就像被打磨过一样晶莹剔透。先生定然会在这清朗的夜空中思绪飞扬,心境清冷,灵魂澄澈,兴起一番幽远的意趣。你笑着挥笔,笔下的词锋如战场的阵势一般犀利,那秀美的文辞如烟雾般毛茸茸地映照在人眼前。
### 尾段:感慨人生与自谦之辞
这诗的格调之高,连《紫芝曲》都不能相比,暂且让我们沉醉在这美酒之中吧。人生中的一次欢笑就像闪电划过一样短暂,哪里只是像藏在山中的船随着岁月流逝呢。我惭愧自己这粗陋的诗句就像貌丑的无盐女,怎敢与您这样天下闻名的高人的诗作相提并论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