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肉社树阴,岂无天下志。 用材朴楔间,已有经纶意。 欲观临大事,必自小者耳。 彭侯伟杰姿,要是千乘器。 小邑试牛刀,不满一咲喟。 仇亦何所为,睡足时隐几。 原多深夜耕,门有昼眠吏。 三年爱等母,百里平如水。 政化不自知,草木发奇瑞。 论人或多舛,唯天不容伪。 耿泉岂知忠,元乳岂知义。 应之捷影响,物有固然理。 此堂湿青红,宾从时毕至。 应为文字饮,砚席生佳气。 □□□□□,□□□□□。 □□□□□,□□华裾翠。 吏民起献觞,愿酬太平醉。
仇彦和佐邑崇仁有白莲双葩并干芝草丛生于县斋之旁作堂名曰瑞应且求诗敬为赋之
译文:
在社树的树荫下主持分肉的人,难道就没有治理天下的志向吗?即便只是被当作普通的材料来使用,其实心中也有着经天纬地的想法。
想要观察一个人面对大事时的能力,必定要先从他处理小事的表现来看。彭侯有着伟岸杰出的姿态,本就是能治理一方诸侯大国的人才。如今在这小县城里施展才能,就像用宰牛刀杀鸡,实在不值得一笑感慨。
仇彦在这里又做了些什么呢?他时常睡饱后悠闲地靠着小桌子。县内的原野上,很多人在深夜还在耕地劳作,衙门里的官吏白天也能安稳休息。
三年时间,他对待百姓如同母亲爱护孩子一般,治理的百里之地清平如水。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教化产生了效果,连草木都发出了祥瑞之兆。
评价人或许常常会有差错,但上天不会容忍虚伪之事。耿恭的泉水哪知道自己象征着忠诚,元德秀的乳汁哪知道自己代表着情义。
事物之间的感应如同影子跟随形体、回声响应声音一样迅速,这是事物本来就有的道理。
这座“瑞应堂”色彩鲜艳,宾客随从常常都会来到这里。大家在这里以文字为乐,饮酒赋诗,砚台和坐席之间都弥漫着美好的气息。
(此处原诗有缺字,无法准确翻译)
官吏和百姓起身敬酒,希望能在这太平盛世中尽情沉醉。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