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春不浅,谢家池上开花苑。 层坛迸破碧瑠璃,嫩蕊簇成红婉娈。 一枝两枝和雾白,素娥月下逢姑射。 十朵五朵照水红,仙姝并立瑶池东。 人生遇景须行乐,莫使余香散帘幕。 白雪难逃鬓上斑,金樽且对花前酌。 醉则傲羲轩,醒则歌尧舜,荣辱是非都莫问。 风云际会自有时,忠义果然天不困。 君今还作天涯客,凭栏正遇群芳拆。 不插群英醉上林,人谓少年真可惜。 明年再献平戎策,顺风高举摩天翼。 大手亲提却日戈,刈除天下闲荆棘。 古人养花如养贤,我今说花心亦然。 栽培直欲助真宰,扶持造化工陶甄。 时人莫以花为浼,大都自是人情改。 若使人情长似花,相看颜色年年在。 谢安道辈真难得,不容蒿艾生墙侧。 不劳巧手写丹青,不学世人画墙壁。 灵苗自有天然格,门外溪光长泻碧。 更向溪光种碧桃,宛然便是神仙宅。 谢家池馆胜瑶台,浅白深红次第开。 为报赏花君子道,何须东海觅蓬莱。
谢安道花坛
译文:
三月的江南,春意已然浓郁。谢家池塘边,繁花似锦,宛如一座美丽的花园。层层花台好似被迸裂开来的碧绿琉璃,娇嫩的花蕊簇拥在一起,显得那样柔美可爱。
有的花枝上一两朵花带着雾气般的洁白,就像嫦娥在月下遇到了姑射仙子,圣洁而高雅。还有那四五朵映照在水面上的红花,如同仙女们并肩站在瑶池东边,艳丽动人。
人生在世,遇到如此美景就应当及时行乐,可别让这花儿的余香消散在帘幕之中。岁月如流,白发终究会爬上鬓角,不如端起酒杯,在花前尽情畅饮。
喝醉了,就像远古的伏羲、轩辕那样逍遥自在;酒醒了,就歌颂尧舜时代的太平盛世,那些荣辱是非都不要再去理会。人生总会有风云际会的时候,只要心怀忠义,上天不会让你困顿。
如今你漂泊天涯,凭栏而立时,正好赶上百花盛开。如果不在这繁花丛中尽情沉醉,人们会说你这少年实在可惜。
明年你可以再献上平定战乱的良策,就像大鹏借着顺风,展开摩天的羽翼,一飞冲天。用有力的双手提起能挡住太阳的长戈,铲除天下那些像荆棘一样的祸乱。
古人养花就如同培养贤才,我现在说起养花的心思也是如此。用心栽培花儿,就如同协助大自然进行创造,让它的造化之功更加完美。
世人可不要觉得养花是件小事,大概是人的心境发生了改变。如果人的情感能像花一样长久,那么彼此相看,容颜也会年年依旧。
像谢安、谢道韫这样的人才真是难得,他们不容许像蒿艾这样的杂草长在墙根。不用劳烦巧手去绘制丹青,也不学世人在墙壁上作画。这些花苗自有天然的品格,门外的溪水波光粼粼,长流不息。
还可以在溪边种下碧桃,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神仙居住的宅院。谢家的池馆比瑶台还要美妙,浅白深红的花朵依次开放。我要告诉那些赏花的君子,又何必去东海寻找蓬莱仙境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