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胡民望小虫堕耳

先生素坦率,元日慵拜贺。 独从耶溪翁,掩门作清坐。 一尊对喧哗,酒酣巾帻堕。 忘形到挽须,困倒相枕卧。 一虫輙堕耳,忽觉风雨过。 隆隆竟不已,亟起呼灯火。 颇疑含沙流,射影阴中祸。 虫亦意堕井,咨嗟恨坎坷。 岂曰无意出,欲出但未果。 惊忧发清诗,怨语终婀娜。 夫子英伟姿,奇韵出覊锁。 那知乘一醉,遭此微物挫。 鬬螘真鬬牛,此事古亦伙。 置之勿复疑,自可平物我。 我诗无好句,聊复相唱和。 恐亦有佳句,一笑千愁破。

译文:

先生向来为人坦率,大年初一也懒得去拜年道贺。 只和耶溪的一位老者相伴,关起门来静静坐着。 面前放着一杯酒,周围喧闹嘈杂,酒喝得畅快时头巾都掉落了。 大家不拘形迹到互相拉扯胡须,最后都困得相互枕靠着睡去。 一只小虫突然掉进耳朵里,忽然感觉像有风雨刮过。 那虫在耳朵里发出的声响隆隆不断,急忙起身呼唤点灯。 很怀疑这是不是像含沙射影的鬼怪在暗中作祟带来灾祸。 那小虫大概也觉得自己像掉进了井里,哀叹自己命运坎坷。 并非它不想出来,只是想要出来却没能成功。 这一惊扰引得先生吟出清新的诗篇,怨愤的话语却依然婉转多姿。 先生有着英伟的姿态,非凡的气韵好似从束缚中挣脱而出。 谁能想到趁着一次醉酒,竟遭这微小的虫子折辱。 这就如同蚂蚁争斗仿佛变成了天上星宿相斗,这样的事自古以来就有很多。 把这事放下不要再疑虑,自然能平息外物和自我的纷争。 我的诗里没有好的句子,姑且和您相互唱和。 说不定这里面也会有佳句,一笑之间能破除千般忧愁。
关于作者
宋代释德洪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于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梅竹(《图绘宝鉴》),多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四库全书·林间录》提要)。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事见《石门文字禅·寂音自序》,《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 德洪诗,以明万历二十五年径山兴圣万禅寺刊《石门文字禅》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遗书》本(简称武林本),《宋诗钞补》(简称钞补)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