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既峥嵘,西邻亦棱层。 那知齐鲁间,有此蕞尔滕。 僻路少人到,掣铃小童譍。 松扉迫窄入,石磴敧危登。 迎门老尨吠,画壁苍龙腾。 庭除静如眼,几席不受蝇。 青焚日日香,明续年年灯。 土盆养幽花,古木纒枯藤。 虽小亦自足,无亏岂须增。 忆昨苦盛夏,数来避繁蒸。 毎借安禅榻,曲此昼眠肱。 日月当几何,霜雪遂严凝。 慈竹犹疏疏,恶风遂朋朋。 作诗书屋壁,扫灭听寺僧。
游雪峰院书所见院在开元寺之西越王楼之东盖小院也
译文:
东边的建筑高大雄伟,西边的楼阁也高耸入云。谁能想到在这高低错落的建筑之间,竟有雪峰院这样一个小小的院落,就如同在齐鲁大地之间有个小小的滕国。
这里道路偏僻,很少有人来到。拉响门铃,只有小童子出来回应。松木门很窄,得侧身进入;石头台阶倾斜又危险,得小心翼翼地攀登。刚一进门,老狗就汪汪吠叫;墙壁上的画里,仿佛有苍龙腾跃。
庭院里安静得如同人闭目养神,桌椅上干净得连苍蝇都不愿停留。每日都焚烧着清香,灯火年年通明不熄。用土盆养着清幽的花朵,古老的树木缠绕着枯萎的藤蔓。
虽然院子很小,但也自能让人满足,它本身没有什么缺失,又何须增添什么呢?回忆起过去酷热的盛夏,我多次来这里躲避炎热。常常借着僧人们坐禅的榻,弯着胳膊在这里昼眠。
时光匆匆,没过多久,霜雪就变得寒冷刺骨。慈竹依然稀疏,狂风却一阵接着一阵。我写下这首诗题在书屋的墙壁上,就任由寺里的僧人去打扫消除吧。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