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藤曲效王建体

鲁人酒薄邯郸围,西河渡桥南越悲。 岁调红藤百万计,此古一作无穷时。 去年采藤藤已乏,今年采藤藤转竭。 入山十日脱身归,新藤出土拳如蕨。 淇园取竹况有年,越山采藤输不前。 今年输藤指黄犊,明年输藤波及屋。 吾皇养民如养儿,凿空为此谋者谁。

译文:

鲁国的酒味淡薄却引发了邯郸被围的战事,西河人渡桥远行,南越之地满是悲愁。每年朝廷都要征调数以百万计的红藤,而且这样的征调从古至今无穷无尽。 去年去采藤的时候,藤条就已经很稀少了,今年再去采,藤条更加枯竭。有人进山采藤十天好不容易才脱身回来,发现新长出来的藤条刚出土,卷曲得就像蕨菜一样。 像当年淇园大规模取竹那样采藤征调已经持续多年,越山采藤的百姓上缴的藤条却越来越跟不上要求。今年采不到足够的藤条,百姓只能指着自家的小黄牛来抵数;照这样下去,明年怕是连房屋都要被波及用来抵征藤的任务了。 我们的皇上对待百姓就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可到底是谁想出了这样搜刮百姓的办法呢?
关于作者
宋代唐庚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