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桥遇隠者

巨石引飞梁,奔泉泻纤缟。 行攀石上藤,坐听林间鸟。 兹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 旷然脱尘嚣,率尔慕轻矫。 道逢餐霞人,邂逅惬幽讨。 绝粮三十年,颜色长美好。 云此岩上芝,可得终岁饱。 盛谈山中趣,似欲容吾老。 平生苦因循,学道真不早。 忧患日煎熬,精神岁消槁。 况为官拘挛,而与事缠绕。 悲欢相乘除,失多殊得少。 君言会可思,待我婚嫁了。

译文:

巨大的石头好像在牵引着一座凌空的飞桥,奔腾的泉水就像倾泻而下的白色细绢。我一边前行一边攀着石上的藤蔓,坐下来静静聆听林间鸟儿的啼鸣。 这次出游已然超脱于尘世之外,这地方仿佛是在天的尽头。我心境开阔,摆脱了尘世的喧嚣,一下子就倾慕起那轻盈矫健、超凡脱俗的生活。 路上我遇到了一位以云霞为食的隐士,偶然的相遇让我得以畅快地探讨这清幽的意趣。这位隐士已经三十年不食五谷,可面容始终那么美好。 他说这岩上生长的灵芝,吃了便可以整年都不会饥饿。他还兴致勃勃地畅谈山中的种种乐趣,似乎想要让我也在此地安度晚年。 我这一生总是苦于做事犹豫不决、拖拖拉拉,学习道家的修行之道实在是太晚了。这些年,忧患日复一日地煎熬着我,我的精神也一年比一年憔悴。 何况我被官职所束缚,被各种事务纠缠不清。生活里悲欢相互抵消,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得多。 您说的话的确值得好好思索,等我把子女的婚嫁之事都操办完毕,我就来追随您。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