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顺以歙砚饷我因用前韵谢之并简亨老以助致师之请

挟山超海吾岂能,章服裹之麋鹿惊。 平生忍饥耕破砚,字画仅能通姓名。 自传同舍有和璧,未敢攫取先以声。 耿侯闻之顾且笑,弃掷不啻鸿毛轻。 我穷正坐毛颖误,恋著翰墨天所刑。 少不如人今老矣,笔阵欲合阴借兵。 何郎持重欲困我,坚壁不闻刁斗鸣。 明朝一阵气已了,大将旗鼓居吾营。

译文:

我哪有能力挟着高山跨越大海啊,穿上官服就像让麋鹿惊恐不安。 我这一生忍着饥饿,用坏了一方方砚台去苦学,写的字也仅仅只能让人认得我的姓名。 我听说同舍藏有像和氏璧那样珍贵的歙砚,没敢直接去求取,先透露了自己的心意。 耿侯听到后回头一笑,把那歙砚弃掷一旁,觉得它连鸿毛都不如。 我这么穷困,正是因为被毛笔给耽误了,痴迷于笔墨文字大概是老天对我的惩罚。 年轻时就比不上别人,如今老了,在写作上想要有所成就,真希望能暗中借助些力量。 何郎做事谨慎稳重,像是要困住我,坚守着他的宝贝,一点消息都没有。 但明天说不定一阵交锋下来就见分晓了,到那时,象征大将的旗鼓可就要归我这营盘啦。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