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王粹公受代还朝

昔年讲学城南馆,君余二十我方冠。 读书兀兀敝精神,刺口纷纷谈治乱。 集英赐第偶追随,慈孝题名容齿间。 欲将步武踵夔龙,肯以功名论管晏。 一时意气若风狂,二纪光阴如梦幻。 青眼全稀苦贱贫,白头太早伤忧患。 塞上逢迎心骨惊,尊前太息容颜换。 哀哉田叔墓已拱,老矣朱公人所慢。 分甘位下莫相怜,赢得身强聊自谏。 君去方趋魏阙朝,我归乍解军书绊。 河南河北地比邻,春后秋前花烂熳。 兴来命驾岂吾难,会访蓝桥容一盼。

译文:

当年,我们在城南的学馆一起讲学论道。那时你比我小二十岁,而我刚刚到了加冠的年纪。我们专心致志地读书,耗尽了精神,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谈论国家的治理与动荡。 后来,我们在集英殿一同被赐下进士及第,很偶然地就成了同榜之人,在慈孝榜上也有我们的名字。那时的我们,立志要追随夔龙那样的贤臣,哪会仅仅用管仲、晏婴的功名来衡量自己呢。 当时的我们意气风发,好似狂风一般不羁。可转眼间,二十四年的时光就像一场梦幻般过去了。如今,因为贫贱困苦,那些青眼相看的人越来越少;头发过早地变白,饱经忧患实在令人感伤。 在边塞相逢时,我内心震惊不已。在酒杯前,我们叹息着彼此容颜的改变。可叹啊,就像田叔的墓上树木都已经长得很粗了,时光消逝;而我就像年老的朱公,被人轻视怠慢。 我早已甘心处于下位,你也不必怜惜我,好在我身体还算强健,也算是一种安慰了。你这一去就要赶赴朝廷,而我归来也刚刚摆脱了军书的羁绊。 河南和河北地域相邻,春天过后秋天之前,鲜花烂漫。要是兴致来了,驾车出门对我来说并非难事,到时我定会去蓝桥拜访你,与你相见。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