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数与同舍唱和而何亨老独否耿伯顺以诗挑之因次其韵

巧匠未尝夸所能,解衣槃薄初不惊。 纷纷众史争舐笔,我独以此全其名。 坎其击鼓瓦釜闹,黄钟大吕元希声。 扬雄有口吃不语,长安小儿心欲轻。 一朝胸中吐白凤,至今千载犹仪刑。 颇疑将军固多许,衔枚十万藏奇兵。 可怜吾党有壮士,疾鬭不暇金鼓鸣。 寄声大耿莫仓猝,火急防渠夜斫营。

译文:

这首诗是作者和同舍友人唱和之作,因何亨老不参与唱和,耿伯顺写诗去挑动他,作者便依耿伯顺诗的韵脚创作了此诗。以下是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技艺高超的工匠从来不会自夸自己的本事,就像那解开衣服、箕踞而坐的画师,面对任务最初也十分镇定,毫不惊慌。 众多普通的画师纷纷争着蘸笔作画,而真正的高手却凭借这种沉稳淡定保全了自己的名声。 众人敲打着瓦釜发出喧闹杂乱的声音,而那黄钟大吕般的真正美妙之音原本就稀少难得。 扬雄有口吃的毛病平时不爱说话,长安的那些小儿便内心轻视他。 可一旦他文思泉涌,如吐出白凤般写出绝妙文章,至今千百年来他依旧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我很怀疑何亨老将军般深藏不露,带着十万大军衔枚疾行,暗藏着奇兵。 可怜我们这些人中有这样的壮士,像在激烈战斗中顾不上敲响金鼓一样,默默蓄积着力量。 我传话给大耿你不要太着急仓促,要赶紧防备何亨老趁夜前来劫营啊。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