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翟二淳老

去乡今几时,未易诘晦朔。 但闻苇溪头,稚柳皆把握。 老岂私我哉,浸润不顿觉。 揽镜忽悟渠,鬓雪颇斑駮。 喜闻贵人来,文字得商搉。 故人五十满,发黑面丹渥。 乃知出处间,相去如许邈。 新诗愈豪放,谈笑出飞雹。 留之不肯住,告别意苦确。 嗟我独何愚,斗米尚俛啄。 诗书久遗忘,志气日龌龊。 讵堪剸剧繁,所愿𣃁墝埆。 归田不须谋,老圃安用学。 东皋会相从,共醉村酒浊。

译文:

离开家乡到现在已经有多长时间啦,这很难去精确地算清楚。 只听说苇溪的岸边,当年那些细小的柳树如今都已经粗得可以用手握住了。 岁月可不会偏爱我呀,它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着我。 有一天我拿起镜子忽然意识到,自己的鬓发已经变得花白驳杂了。 很高兴听闻有贵人到来,这样就能够和他一起研讨文字学问。 老朋友年届五十,头发依旧乌黑,面色红润。 这才知道我们在人生境遇方面,相差竟是如此之大。 你新写的诗更加豪放不羁,谈笑间就像飞雹般畅快淋漓。 我挽留你,可你却执意不肯留下,告别之意十分坚决。 唉,我是多么愚蠢啊,还为了那点微薄的俸禄而低头忙碌。 长久以来,我把诗书都遗忘了,志向和气概也日益变得狭隘。 我哪里还能胜任处理繁杂的事务呢,只希望能去开垦那贫瘠的土地。 回归田园不需要过多谋划,做个老农也不用专门去学习。 将来我定会到东边的田野与你相聚,一起沉醉在那浑浊的村酒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