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僚出塘泺唱和诗次其韵

水穷瘴海南,陆尽狼胥北。 祖宗受之天,以为冠带国。 维时耶律氏,好乱乐祸贼。 夜动鼠穴中,阴计屡以默。 廷臣请加兵,薄伐陈往则。 尧舜仁如天,一言群议塞。 幽燕亦吾民,此意多不识。 至信及豚鱼,深恩被动植。 古来战场地,父老今力穑。 耘夏水泱泱,获秋禾翼翼。 当年守边将,至今犹血食。 乌虖战危事,胜败有失得。 祖宗讳言兵,阴功千万亿。 不见陂塘上,沟塍如组织。 传闻天骄儿,颇亦知帝力。 祖孙相付授,日夜自约勒。 慎勿负中原,天地父母德。

译文:

这首诗翻译如下: 水路的尽头是那瘴气弥漫的南方大海,陆路的尽头是那遥远的狼胥山北面。这大片的土地是祖宗从上天那里承受而来,将其建设成为文明的礼仪之邦。 当时的耶律氏,喜好制造祸乱,就是一群心怀不轨的贼人。他们在阴暗的角落里蠢蠢欲动,暗中谋划着各种阴谋诡计。朝廷中的大臣们纷纷请求出兵讨伐,还陈述了往昔征伐的原则和理由。然而,我们的君主有着如同尧舜一般宽广的仁心,仅仅一句话就平息了众人的议论。 幽燕地区的百姓也是我们的子民啊,很多人却不理解君主的这份心意。君主的诚信能够惠及到豚鱼之类的微小生物,深厚的恩泽能让动植物都感受到。 曾经的那些古战场,如今老人们都在努力耕种。夏天时,田间水势浩大,秋天收获时,庄稼整齐排列。当年那些守卫边疆的将领,到现在还享受着人们的祭祀。 唉,战争是极其危险的事情,胜败之间都有得有失。祖宗向来忌讳轻易发动战争,这样暗中积累的功德不可胜数。 你看那池塘边,田间的田埂沟渠纵横交错,就像精美的织物一样。听说北方那些骄纵的部族,也逐渐知道了帝王的威德。他们祖孙代代相传,日夜自我约束。还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辜负中原的天地父母般的恩德。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