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生苦晚,仅及熙宁初。 虽沾化育恩,不睹衣冠余。 呜呼丕显哉,谟训存诸书。 议论略秦汉,制作追唐虞。 每闻父老言,太息涕泪濡。 不意垂老年,观此河出图。 禹鼎沦泗水,异说纷相诬。 蔽之十二言,一洗诸儒迂。 天意盖若曰,世定后圣无。 要当缵禹功,千载与之俱。 各力所未遑,翼子其付诸。 崇宁果图功,继志若合符。 屹然奠九鼎,四海安复盂。 此书天所锡,制器实权舆。 岩岩宝阁尊,万灵所依于。 嗟尔九州民,跂行与蹶趋。 瞻之必稽首,过者当下车。
宣和四年五月辛亥诏以神宗皇帝所书鼎说十二字藏于延英阁臣鼎臣赋诗以纪其事
译文:
我这个孤臣出生得太晚啦,仅仅赶上了熙宁初年。
虽然沐浴着国家的教化养育之恩,却没能见到当年那些官员风采的余韵。
哎呀,多么伟大显赫啊,神宗皇帝的谋略训诫都记载在各种书籍里。
他的议论可以与秦汉时期的雄才大略相媲美,他的功绩能够追及唐尧虞舜的时代。
每当听到老人们说起往事,我总是叹息不已,泪水沾湿了衣裳。
没想到到了垂暮之年,还能看到如同“河出图”般的祥瑞之事。
当年大禹所铸的鼎沉没在泗水中,各种怪异的说法纷纷出现相互诋毁。
而神宗皇帝所书的这十二个字,一下子洗刷了诸多儒生的迂腐之见。
上天的意思好像在说,世间以后还会不会有像神宗这样的圣主呢。
本应当继承大禹的功业,让这份功绩流传千年永不磨灭。
当时或许有各种事务没来得及完成,就把希望寄托在后世子孙身上了。
崇宁年间果然开始图谋建立功业,继承先帝遗志就像符节相合一样契合。
稳稳地铸造好了九鼎,让四海之内如同放置在盂中一样安定。
神宗皇帝所书的这些文字是上天赐予的,铸造鼎器实际上就源于此。
那巍峨庄严的宝阁十分尊贵,是万千神灵所依靠的地方。
哎,你们九州的百姓啊,无论是爬行的还是奔跑的生灵。
看到这宝阁一定要磕头礼拜,路过的人都应该下车致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