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思君子也高阳之从事过瀛之野作河广诗而匿其名使者唐侯独见而知之故赋是诗

昔我往矣,作为此诗。 凡百君子,谅不我知。 惟彼硕人,眷眷怀顾。 彼何人斯,可与晤语。 召彼故老,周爰咨询。 予忖度之,所谓伊人。 实获我心,将恐将惧。 颜如渥丹,畏此谴怒。 维彼硕人,顾我则笑。 如切如磋,匪怒伊教。 自古在昔,哀鸣嗸嗸。 褎如充耳,莫我肯劳。 嗟我农夫,出自幽谷。 如蜩如螗,其何能淑。 维彼硕人,追琢其章。 欲报之德,不可弭忘。

译文:

这首诗较难翻译,不过我会尽力为你把它转译为现代汉语: 往昔我出门远行时,写下了这首诗。 天下的君子们啊,想来都不会理解我的心思。 只有那位贤德之人,深情地把我顾念。 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啊,能与他交谈真是美好。 我把那些年高有德的人召来,广泛地向他们询问。 我暗自思量啊,所说的那个人。 实在是深得我心,我又惊又怕。 他面容红润如涂了朱砂般好看,可我又怕招来他的谴责与恼怒。 那位贤德之人,看着我就露出微笑。 他和我相互研讨学问,并非发怒,而是耐心教导。 从古到今啊,我就像那哀鸣不止的鸟儿。 别人对我的声音充耳不闻,没人愿意慰劳我。 可叹我这农夫啊,从幽深的山谷中走出。 如今喧嚣嘈杂如同蝉鸣,事情哪能变好。 那位贤德之人,文章精雕细琢十分出色。 我想要报答他的恩德,这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关于作者
宋代赵鼎臣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