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友访黄宗鲁宗鲁置酒于思猷亭席上分韵赋思猷亭诗各以姓为韵予得谢字

我见俗子避百舍,一钱不直灌夫骂。 灵谷峰前汝水湄,谁信无双有江夏。 平生眼底无可人,子猷粗与吾同社。 故栽修竹共岁寒,不与繁花鬭荣谢。 疏阴时过少陵樽,斜枝最入萧郎画。 强排风雨作寒声,巧留雪月延深夜。 三伏炎蒸自可逃,一榻清凉那肯借。 愿言闭关谢俗子,勿与此曹俱日化。 但得风味如晋人,纵无此君自潇洒。

译文:

我一见到那些庸俗之人,就会远远躲开,他们简直一文不值,就像灌夫所痛骂的那些人一样令人厌恶。 在灵谷峰前、汝水岸边,谁能想到在这世间竟有像江夏黄氏这样出类拔萃、独一无二的人物。 我这一生,眼中很少有能看得上的人,不过黄思猷(子猷)大体上和我算是志同道合。 他特意栽种修长的竹子,要与竹子一同坚守岁寒的气节,而不是像那些繁花一样,只在一时争奇斗艳,然后便凋零败落。 那稀疏的竹影,不时地洒落在像杜甫那样文人的酒杯旁;那斜逸的竹枝,最适合被擅长绘画的萧郎绘入画卷。 竹子仿佛能极力驱散风雨,发出清冷的声响;又仿佛能巧妙地留住雪月的清辉,让这清幽的夜晚更加漫长。 在三伏天酷热难耐的时候,躲在竹林里自然能避开暑气,享受那清凉的一榻之地,这清凉可不会轻易借给别人。 我衷心希望能闭门谢客,远离那些庸俗之人,不要被他们的不良风气所同化。 只要能拥有像晋人那样高雅的风骨和韵味,就算没有竹子相伴,自身也能显得潇洒自在。
关于作者
宋代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