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子仁游太学

沓沓举子万马奔,倾动场屋风尘昏。 失身白袍青幕底,平生干没三家村。 今君触热去乡县,矫如野鹤离鸡群。 笔端万字洒飞雹,岂畏食叶春蚕喧。 广文先生倒屣待,三舍弟子气可吞。 琴书在笥马在门,看看山上复有山。 愿君莫忘大刀头,何年驷马君当还。

译文:

熙熙攘攘的举子们,就像万马奔腾一般,他们的声势震动了考场,使得那里尘土飞扬、昏暗一片。 有些人一辈子都被困在低级的地位,在普通的书塾里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就像埋没了自己的才华。 如今你顶着酷热离开家乡,身姿矫健如同野鹤从鸡群中脱离出来,超凡脱俗。 你笔端能挥洒出如飞雹般的万字文章,又怎么会害怕那些如同吃桑叶的春蚕般叽叽喳喳、能力平庸之人的喧闹呢。 太学里的广文先生会热情地倒穿着鞋子出来迎接你,那些太学里的学生们在你面前也会显得气势全无。 你的琴和书都放在竹箱里,马也已在门口备好,你即将踏上求学之路,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 希望你不要忘记早日归来,不知哪一年你能功成名就,驾着驷马高车荣归故里。
关于作者
宋代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