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集

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 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 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 挥觞赋新诗,诗成聊自慰。 初不求世售,世亦不我贵。 意到语自工,心真理亦邃。 何必闻虞韶,读此可忘味。 我欲追其韵,恨无三尺喙。 嗟叹之不足,作诗示同志。

译文:

陶渊明曾经与高僧慧远有过交集,由此领悟了人生的重大道理。 他再去看尘世里那些所谓的贤能之人,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几乎都不合自己的心意。 于是陶渊明觉得不如回到田园生活,把世间万事都交给一场醉意。 他举起酒杯,创作新的诗篇,诗写成了,也算是暂时给自己一些慰藉。 他起初创作就没想着要让世人认可,世人自然也不看重他。 但他只要心意到了,诗句自然精巧;内心真诚,诗中蕴含的道理也就深刻。 又何必一定要去聆听传说中虞舜时的《韶》乐呢,读陶渊明这些诗就足以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其他滋味。 我也想追随他的诗韵创作一番,只遗憾自己没有能言善辩的口才。 光是感叹实在不足以表达我的想法,所以写下这首诗,拿给志同道合的人看。
关于作者
宋代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