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

从宦三十载,故山凡几归。 昔归尚有屋,再归已倾欹。 今归但乔木,竹落荆薪扉。 上为鹳鸟都,下为鸡犬栖。 相彼东北隅,三亩以为基。 积块与运甓,实漥而培庳。 成兹道傍舍,空我橐中赀。 堂室敢即安,牖户适所宜。 嘉树三四株,当窗发华滋。 馨香入怀袖,似与迁徙期。 我今六十老,岂不知前非。 咨谋愚见拾,就列筋力微。 窃食奉祠禄,永负伐檀诗。 松楸幸在望,邻曲不见遗。 葛巾随里社,庶以保期颐。

译文:

我为官三十年来,回故乡总共能有几次呢? 以前回去的时候还有房子可以住,再次回去时,房屋已经倾斜快要倒塌了。 如今回去,只看到高大的树木,竹林破败,柴草编成了门。 屋子上面成了鹳鸟聚集的地方,下面成了鸡狗栖息的场所。 看看那东北角落,我打算用三亩地作为建房的地基。 我搬运土块、砖块,把低洼的地方填平,把低矮的地方垫高。 建成了这道旁的屋子,花光了我口袋里的钱财。 我哪敢马上就安心地住在这堂室里,只是把门窗布置得合宜罢了。 有三四株美好的树木,在窗前长得枝叶繁茂。 它们的香气钻进我的衣袖,好像和我有迁徙相聚的约定。 我如今六十岁了,难道还不知道以前的过错吗? 我向人咨询谋划,拾取一些愚笨的见解,站在行列里也是筋疲力尽。 我白白地拿着祠禄,永远地辜负了《伐檀》诗所表达的道义。 幸好能望见祖坟上的松楸,邻居们也没有嫌弃我。 我戴着葛巾,跟着乡里人参与社祭等活动,希望能以此安享天年。
关于作者
宋代洪炎

宋洪州南昌人,字玉父。洪刍弟。哲宗元祐间进士。为谷城令。复知颍州上谯县,有循政。累官著作郎、秘书少监。高宗初召为中书舍人。与兄洪朋、洪刍及弟洪羽俱有才名,号四洪。诗酷似黄庭坚。有《西渡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