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邓氏亭

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 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裹盐包饭各匆匆,回首烟霞楼观中。 诗成更觅羊何和,犹是前身内史公。

译文:

在南城的邓氏亭边,放眼望去,连绵的青山下,那一片片小麦正绿意盎然。可这江南千里的美景,却只让我这个伤春之人满目哀愁。 在盱母江的江头,我向正在招呼渡船的人打听方向,他远远地抬手一指,告诉我那就是麻源的第三谷。 人们带着盐巴、包着饭食,各自都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回头望去,那如烟似霞的云雾中,隐隐约约能看到亭台楼阁。 我写成了这首诗,还想着能有像羊璿之、何长瑜那样的好友来和诗唱和,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前世的内史公谢灵运一般。
关于作者
宋代洪炎

宋洪州南昌人,字玉父。洪刍弟。哲宗元祐间进士。为谷城令。复知颍州上谯县,有循政。累官著作郎、秘书少监。高宗初召为中书舍人。与兄洪朋、洪刍及弟洪羽俱有才名,号四洪。诗酷似黄庭坚。有《西渡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