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实喜晴二首 其一

冻雨连三日,春膏过一犂。 寺桥杯渡水,村径橇行泥。 燠若生旸谷,寒收岂石犀。 欲穷洪范理,夕室有青藜。

译文:

这可不是古诗词哦,这是一首宋诗,下面为你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寒雨接连下了三天,滋润大地的春雨多得都超过了一犁土的灌溉量。 寺庙前的桥横跨在涨水的溪流之上,那溪水仿佛是高僧杯渡时所乘之水;乡村的小路上,人们得用雪橇才能在泥泞中前行。 天气突然变得温暖起来,就好像是从旸谷升起了温暖的太阳;寒冷之气消散了,哪里还需要石犀来镇水驱寒呢。 我想要深入探究《洪范》中关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道理,在这傍晚时分,书房里正有青藜杖发出的光亮伴我研读。
关于作者
宋代洪炎

宋洪州南昌人,字玉父。洪刍弟。哲宗元祐间进士。为谷城令。复知颍州上谯县,有循政。累官著作郎、秘书少监。高宗初召为中书舍人。与兄洪朋、洪刍及弟洪羽俱有才名,号四洪。诗酷似黄庭坚。有《西渡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