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三

若论佛,祇是当人更无物。 若论顶,昼夜舒光照前境。 若论心,看时无相用时深。 若论经,解语能言不是声。 若论斋,所为所作尽和谐。 若论愿,犹如身在龙门院。 若论了,无虑无疑心皎皎。 心皎皎,增添福寿灾殃少。 论量功德广难思,须弥未大沧溟小。

译文:

如果要谈论佛,佛其实就是每个人自己,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 如果要谈论佛的顶相,那佛的智慧之光就像昼夜都在闪耀,照亮着眼前的境界。 如果要谈论心,当你去审视它时,它并没有具体的相状;而当它发挥作用时,却有着深邃的内涵。 如果要谈论经,真正理解经义、能言说经中道理,靠的可不是那简单的言语声音。 如果要谈论斋,只要去做与斋相关的事,一切都会变得和谐融洽。 如果要谈论愿,一个人的愿力就好像自己身处龙门院那样坚定而有所依归。 如果要谈论“了悟”,就是心中没有忧虑、没有疑惑,内心纯净明亮。 内心纯净明亮,就会增添福分和寿命,灾殃也会减少。 若要衡量这种修行带来的功德,那是宽广得难以想象的,相比之下,须弥山不算大,沧海也显得渺小。
关于作者
宋代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