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大师赞

振摇梁魏,斟酌皮髓。 孰云西来,空椁而已。 素壁虚堂,少林熊耳。

译文:

达摩祖师的事迹与精神,在梁国和魏国之间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与影响,他以独特的方式去考量弟子们对于佛法的领悟程度,就像仔细地斟酌皮与髓的差别,去探寻他们真正的佛性。 谁说达摩祖师从西方而来只是徒劳无功呢?虽然他圆寂后棺椁是空的(传说达摩圆寂后,有人见他提着一只鞋西归,打开棺椁只有一只鞋子),但这并非意味着他的西来没有意义。 他曾经面壁的那片素净的墙壁和空旷的禅堂,如今依旧在少室山和熊耳山静静伫立,仿佛还留存着达摩祖师当年修行和传道的气息,见证着那段不平凡的佛教历史。
关于作者
宋代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