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小儿杖敺雀,雀飞上枝不敢落,绕树咒骂语声恶。 三时耕锄一时获,老牛力尽石田薄。 五龙作嗔风吐雹,赤乌烧云龙见逐。 南村卖桑北村熟,狐尾毵毵穗齐屋。 县门大书催赋粟,南关飞挽夜摩毂。 扫舂缚箕十指秃。 一米未炊汝先啄,直须杀汝偿我腹。 田父坐语儿,雀不暴人人亦饥。 但令家雀千群饱,莫使征西战马肥。
敺雀行
译文:
在田间,有个小孩拿着木棍驱赶麻雀。麻雀吓得飞到树枝上,都不敢落下来,小孩还围着树咒骂,那声音又凶又恶。
农民们春、夏、秋三季都在耕地锄草,好不容易才到收获的时节,可即便老牛累得没了力气,收获却因为土地贫瘠而少得可怜。
老天爷也不帮忙,时而像五条神龙发怒,狂风裹挟着冰雹袭来;时而像太阳这只赤乌把大地烤得滚烫,龙也被它驱赶得不见踪影。
南村的桑树受灾,收成不好,可北村却获得了丰收,那饱满的谷穗毛茸茸的,都和屋子一样高了。
然而,县衙门口却醒目地张贴着催缴赋税粮食的告示,运粮的车辆在南关来来往往,夜里车毂都相互摩擦碰撞。
农民们忙着舂米、簸粮,手指都磨秃了。
小孩生气地说:“我们一粒米还没煮来吃呢,你们这些麻雀就先偷吃了,真该把你们都杀了,来填满我的肚子。”
这时,一位老农坐着劝小孩说:“其实啊,就算麻雀不糟蹋粮食,咱们人也会挨饿。只希望家里的这些麻雀能吃饱,可千万别让那西征打仗的战马吃得太肥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李昭玘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五)。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简称清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