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夷之珠照夜明,泗滨之石声泠泠。 昔时大禹致方物,神光玉色罗广庭。 比年入献多豪英,褒雄妙思相凭陵。 飘飘束书去观国,瘦马踏雪须垂永。 长廊白昼天宇清,落笔冉冉风云生。 千官拱笏赭袍近,碧沟新柳黄鹂鸣。 金挝虎士传姓名,鱼龙卷尾随雷声。 州人洗眼望归期,会约春风载酒迎。
送徐州举人赴省试
译文:
淮河一带产出的珍珠能在夜晚闪耀明亮的光辉,泗水岸边的石头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
从前大禹治水成功,各地纷纷进献地方特产,那些散发着神奇光彩、有着美好色泽的贡品摆满了广阔的宫廷。
近年来,这里向朝廷进献了许多豪杰英才,他们的才华就像汉代的扬雄一样,精妙的文思一个比一个厉害。
如今有徐州举人带着书,潇洒地前去京城参加省试,骑着瘦马在雪中前行,胡须在寒风中飘得老长老长。
省试考场里,白天阳光明亮,天空格外清朗,举人们落笔书写,那气势仿佛冉冉升起的风云一般壮观。
等到放榜之时,众多官员恭敬地拿着笏板,簇拥在皇帝身边,此时碧绿的沟渠旁新柳依依,还有黄鹂欢快地啼鸣。
宫廷里的武士手持金挝,高声传呼新科举人的姓名,他们的名字就像鱼龙腾飞,伴随着雷声般的欢呼被众人知晓。
徐州的百姓都擦亮眼睛盼望着举人们归来的日子,到时候大家约定在春风中摆好酒席,热烈地迎接他们载誉而归。
关于作者
宋代 • 李昭玘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五)。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简称清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