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子中南归筠州

荆山美璞昔未发,鬼神诃守谁可夺。 妙工伐石强剖抉,试之烈火皎冰雪。 长虹射天昼不灭,夜堂流光堕明月。 坚厚粹温函正气,不许时人巧雕砺。 羞与佩环争细碎,直登丘坛荐天帝。 世无琅玕来作贡,楚人未售空长恸。 索价当高勿轻用,缇囊十袭须珍重。

译文:

从前啊,荆山那块美好的璞玉还未被发掘,有鬼神守护着它,谁又能够把它夺走呢? 后来有技艺高超的工匠开采石头,强行将璞玉剖析出来,把它放在烈火中试炼,它却如同冰雪一般皎洁纯净。 它的光芒就像长虹直射天际,即便在白天也不会熄灭;到了夜晚,它的流光好似明月坠落在堂屋之中。 这璞玉质地坚厚,纯粹温润,蕴含着浩然正气,它可不许那些世俗之人对它进行精巧的雕琢磨砺。 它羞于和那些佩环之类的小物件去争抢那琐碎的荣耀,它一心想要直接登上祭祀的丘坛,献给天帝。 可如今世上没有像琅玕那样珍贵的贡品出现,就如同当年楚人卞和捧着美玉却卖不出去,只能徒然地长久悲恸。 这璞玉价值应当高昂,可不要轻易地去使用它,要用红色的袋子把它层层包裹起来,一定要好好珍惜呀。
关于作者
宋代李昭玘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五)。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简称清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