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碧眼困津梁,只要教渠识旧乡。 常恐佛魔相蹂躏,故提邪正为平章。 好随鱼化禹门去,莫学蝇钻窗纸忙。 诵箒忘苕解成道,可怜楚些漫沉湘。
晁以道赠杨中立诗有谈禅诋毁之语盖以讽予因用其韵解嘲且开之云
译文:
这首诗题较长,我们先整体理解并翻译正文部分。
### 首联
“西来碧眼困津梁,只要教渠识旧乡”
西来的碧眼高僧被困在了修行的渡口桥梁之间(这里“津梁”象征修行的途径、方法等),其实只是想让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真正的精神故乡(也就是领悟佛法真谛,回归到本真的境界)。
### 颔联
“常恐佛魔相蹂躏,故提邪正为平章”
常常担心佛与魔相互争斗、践踏(也就是担心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被邪念、魔障干扰而偏离正道),所以才提出邪与正的标准来进行评判、辨析,让修行者能分清是非对错。
### 颈联
“好随鱼化禹门去,莫学蝇钻窗纸忙”
你啊,最好能像那想要跳过龙门化为龙的鱼一样,勇敢地朝着目标去努力奋进(“鱼化禹门”是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寓意通过努力实现质的飞跃);可不要像那苍蝇一样,盲目地在窗纸上乱钻,白费力气却找不到出路。
### 尾联
“诵箒忘苕解成道,可怜楚些漫沉湘”
(“诵箒忘苕”可能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说法,推测是讲如果能在修行中专注于本质,忘却一些无关紧要的外在形式,就能领悟成道)要是能达到那种境界,就能成就正道。可惜啊,就像屈原在《楚辞·招魂》里那样,最后只能无奈地投身湘江,很多人不懂得正确的修行之道,只能像屈原那样空有一腔热忱却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对于诗题“晁以道赠杨中立诗有谈禅诋毁之语盖以讽予因用其韵解嘲且开之云”,意思是:晁以道赠给杨中立的诗里有谈论禅理并且诋毁的话语,大概是用这些来讥讽我,于是我就按照他诗的韵脚来写这首诗自我解嘲,并且开导他。
关于作者
宋代 • 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