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汪信民博士近闻参道甚力昨日得书云丧其偶其言耿耿有不释然者因寄此颂开之且挽其进

悼亡应作断肠声,此恨从来不易平。 堕泪要知非转物,鼓盆政恐未忘情。 疏亲憎爱无非妄,生死存亡但有名。 著力早须无底钵,优昙在火更晶明。

译文:

我的朋友汪信民博士,最近听说他在参究大道方面十分用心。昨天收到他的书信,说他失去了妻子,信里的话语中透露出心中的牵挂,好像有难以释怀的情绪。因此我写下这首颂诗来开导他,同时也鼓励他在求道之路上继续前进。 悼亡之痛本就该发出断肠一般的悲声,这种失去爱人的遗憾与伤痛,自古以来就很难平复。 要知道,一味地悲伤落泪并不能改变已发生的事情。就像庄子鼓盆而歌,表面豁达,只怕他内心其实也并未真正忘却对亡妻的深情。 亲疏远近、喜爱憎恶,这些情感本质上都是虚妄不实的。生死存亡也不过是个名称而已,并没有实质的永恒。 你应该尽早努力,就像拿着无底钵去修行,不执着于世间的一切。要明白,即便像优昙花在火中,也能更加晶莹明亮,在这痛苦中反而能更看清大道的真谛。
关于作者
宋代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