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过雷雹,谁丧复谁得。 邯郸一枕梦,蜗角两战国。 道人脱世网,便卷百丈席。 分明老胡裔,仿佛眸子碧。 向来数道场,众挽不容释。 金言无自晦,如反衣狐白。 道人笑不答,我心固匪石。 迩来燕雀豪,颇须鹰隼击。 达人有舒卷,大士等喧寂。 何当为众起,孰谓今非昔。
杲道人屡聘不起用庭立韵作诗开之
译文:
人的一生就像一场迅疾而过的雷雹,谁能说清到底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就如同邯郸黄粱一梦,人们追逐的不过是虚幻的名利;又好似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争斗,那争斗是多么的渺小无谓。
杲道人你早已摆脱了世俗的枷锁,就像卷起了百丈席子,远离尘世纷扰。你显然是高僧的后裔,眼睛仿佛透着碧色的光芒,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
之前好几个著名的道场,众人极力挽留你,不让你离开。你的金玉良言不应自我隐藏,就像反穿着狐皮衣,那珍贵的白毛就该露在外面发挥作用。
但道人你只是笑着不回应,因为你的内心坚定,就像不是石头那样容易动摇。
近来那些如燕雀般浅薄嚣张之人很多,很需要像鹰隼一样的你去打击他们。
通达之人能屈能伸,大士看待喧闹和寂静并无不同。你为何不应当为了众人出山呢,谁说现在和过去不一样就不能有所作为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