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卿书记

我室如逆旅,尘坌被几席。 自是懒扫除,初非护鼠迹。 比室有道人,高洁如玉璧。 时来相劳苦,倚席笑哑哑。 道人居若何,纯素胜金碧。 槃盂及几杖,奠置有疆埸。 青丝贯湘竹,秩秩间儒释。 短长各部伍,行列共绳尺。 试看缶中兰,修叶浄如拭。 我亦捧心颦,触缾污履舄。 乃知效子败,古语不可易。 时当过师语,输写尽胸臆。 师言吐如屑,永语嗟啧啧。 问师何所嗟,吾道苦荆棘。 堂堂大道场,儿辈恣陵轹。 苞苴幸引援,侧媚乞朝夕。 争传外道语,盗履祖师阈。 狂澜不可回,妖氛一何逼。 柏直尚乳臭,唐俭安足惜。 世无磊落人,口语谩籍籍。 岂无直道师,众寡久不敌。 常恐碧眼胡,西来苦无益。 道人僧之杰,老骥犹伏枥。 安得大宝坊,降魔扫妖癖。

译文:

我的屋子就像那供人临时歇脚的旅馆,灰尘布满了桌子和席子。这本来就是因为我太懒而不去打扫,并非是为了护着老鼠的踪迹。 隔壁住着一位有道之人,他品行高洁就如同美玉一般。他时常过来慰问我,靠着席子笑得很欢快。 这位道人的住处是什么样呢?那质朴纯净的感觉远胜金碧辉煌的奢华。盘子、盂盆还有几案、手杖,摆放得都规规矩矩,界限分明。用青丝串起湘竹所制的物品,儒家和佛家的书籍整齐地摆放其间。长短不同的物件各自有序排列,行列就像用绳墨量过一样整齐。 你看那瓦罐里的兰花,修长的叶子干净得如同擦拭过一般。我也像东施效颦那样,不小心碰到瓶子弄脏了鞋子。这才知道效仿别人会失败,古人说的话真是没错啊。 我时常去和这位道人交谈,把心里的想法都倾诉出来。道人的言辞像碎玉般精彩,说出的话让我不住地赞叹。 我问道人在感叹什么,他说我们所追求的道如今艰难重重。那庄严宏大的道场,却被那些小辈肆意践踏。他们用财物去讨好、寻求援引,谄媚地只为了一时的利益。大家争相传扬那些外道的言论,偷偷进入祖师的门庭。这狂乱的势头就像汹涌的波浪无法挽回,那妖邪的氛围是多么地逼人啊。 就像柏直那样乳臭未干的人还在当道,唐俭这样的人又哪里值得怜惜呢。世上没有那些光明磊落的人,人们不过是在空口乱说罢了。难道没有坚守正道的师长吗?只是寡不敌众的局面已经持续很久了。我常常担心那有智慧的高僧西来传教也会没有什么益处。 这位道人是僧人中的杰出者,就像老骥伏在马槽里依然心怀壮志。怎样才能有一座宏大的寺庙,让他去降伏邪魔、扫除那些不良的歪风邪气呢。
关于作者
宋代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