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之高谊已下世,安当我友埋金沙。 倚松卧病无一钱,俗医如山闯利多。 天寒岁暮山谷里,二老不作如我何。 谓天盖高不无意,间生贤者为帝裔。 不容声色眩耳目,但许诗书养梗柢。 少年所学无不有,精研往往穷渊薮。 不知用心能几何,妙悟自然绝师友。 德成而上艺为下,此言端为中流者。 须知豪杰盖不然,以德养艺斯又全。 若分上下为优劣,千金安得称神仙。 德为本质艺其饰,表里相资乃我德。 欲知公子志甚深,已著千金追旧迹。 世人有艺初无德,为骄为傲为残贼。 杀人取财不知惧,犹夸庸妄肆诞惑。 须知公子本无我,一切有求无不可。 平生高见隘古人,焚弃经方见何左。 老僧年来学禹步,跰𫏨鉴井不能去。 还丹一粒能几何,从此游山不知处。
寄赵季成钤辖
译文:
器之这样高风亮节的人已经离世,安当这位我的好友也埋骨于黄沙之中了。我靠着松树卧病在床,身无分文,而那些庸俗的医生多得像山一样,只想着从病人身上谋取利益。
在这寒冷的岁末、幽深的山谷里,那两位老友都不在了,这让我该如何是好啊。都说天那样高远,想来并非没有深意,它在世间生出了贤能之人,而你还是皇室的后裔。你不为声色所迷惑,只让诗书来滋养自己的根基。
你年少时所学极为广博,对知识的钻研往往能深入到学问的渊薮。真不知你用心到了何种程度,能自然地妙悟道理,甚至超过了师友。人们常说德行修养是重要的,技艺是次要的,这话大概是针对那些中等水平的人而言。要知道豪杰之士可不是这样,用德行来涵养技艺,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如果非要把德行和技艺分出上下优劣,那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完美的人呢。
德行是本质,技艺是外在的修饰,两者相互依存才是真正的品德。我知道公子你志向深远,已经用千金去追寻古人的踪迹。
世上有些人空有技艺却没有德行,他们骄横傲慢,甚至做下残忍暴虐之事。杀人夺财却不知畏惧,还夸夸其谈、狂妄放肆地迷惑他人。而公子你心中没有自我的狭隘观念,别人有什么请求你都不会拒绝。你平生见识高远,甚至觉得古人的见解都有局限,还焚毁了医书,这见解又是多么与众不同啊。
我这老僧近年来学起了禹步,可行动不便,像走路不稳的人看着井却离不开。一粒还丹又能有多大作用呢,从现在起我要去游山,说不定就不知去向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