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七万二千饭,检校劳生岂无限。 巍巍孰是真丈夫,应作已作所作办。 不信穷通手翻覆,自穷自通均不足。 穷思大厦千万间,通或胡椒八百斛。 道人不与世俗俱,一枝自占巢有余。 有时放杖据高梧,睥睨三界如蘧庐。 春风数日到梅萼,吟遶寒香雪欲作。 归来趺坐尼师坛,柏子烟消泉一勺。
为卿昙辅作一枝庵诗
译文:
人生百年,大约要吃七万二千顿饭,细细思量这劳碌的一生,所经历的难道会有限吗?
在这世间,谁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呢?应当是那些已经完成了自己该做之事,把该办的事情都办妥的人。
不要相信命运的穷困与通达可以由人随意掌控翻转,其实无论是处于穷困之境,还是通达之时,都有不足的地方。
人在穷困的时候,会想着要有千万间大厦来安身;而在通达的时候,也许会像唐朝的元载一样,积攒下八百斛的胡椒来满足自己的贪欲。
而这位出家人(昙辅)却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他只占着小小的一枝庵,就如同鸟儿占据一个枝头,已经感到十分满足,绰绰有余了。
有时候,他放下手中的禅杖,倚靠在高大的梧桐树上,俯瞰着三界,只觉得这三界就像旅舍一样,不过是暂时停留的地方。
春风吹拂了几日,梅花的花萼渐渐绽放。他绕着散发着寒冷香气的梅花吟诗,此时仿佛有雪花即将飘落。
吟完诗后,他回到庵中,在尼师坛上盘腿而坐,柏子香燃烧后的烟雾渐渐消散,他只饮上一勺清泉,内心平静而满足。
关于作者
宋代 • 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