蓘室诗王立之为宗子求

布谷作五更,鹪鹩亦司辰。 田师遽束缊,请火起近邻。 耕耘岂辞劳,常虞秋计贫。 匽薄垄亩间,努力不自珍。 秋风落高原,罢亚千顷云。 公子岂知田,得师自农人。 归来坐虚室,却扫富贵昏。 架插河间书,门引霍三宾。 耡耰翰墨场,寒窗澹炉熏。 六籍圣人师,百家素王臣。 骫骳离骚经,妙语泣鬼神。 灵文陋诅楚,高论追过秦。 泛览四库余,瓦砾半珠𧏖。 游心领其要,开卷得其人。 门前风作埃,肥马走搢绅。 岂知歌钟地,辛苦事斯文。 懒夫江海士,履声远王门。 未暇到此室,归欤老斲轮。

译文:

### 开头农事描写部分 布谷鸟在五更天就开始啼叫,仿佛在提醒人们新一天的劳作即将开始,小巧的鹪鹩鸟也像是在按时报晓。掌管农事的田师急忙扎好麻杆火把,到附近邻居家去借火种。农民们对于耕耘之事哪里会推辞辛劳呢,他们常常担忧到了秋天收成不好,日子会过得贫困。他们在田埂和垄亩之间弯腰劳作,努力干活而不顾惜自己的身体。 ### 丰收及公子学农部分 秋风在高原上吹拂,成熟的庄稼如千顷白云般起伏翻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公子哪里懂得农事呢,还好他能师从农人学习耕种之事。公子从田间归来后,坐在空旷的屋子里,拒绝世俗富贵的纷扰。 ### 公子的学习生活部分 他的书架上插满了像《河间献王书》那样的珍贵书籍,门口也迎来像霍光家三位宾客那样的贤才。他在翰墨的领域里辛勤耕耘,寒冷的窗前只有淡淡的炉香相伴。六经是圣人留下的经典,可作为学习的老师,诸子百家就像是素王(孔子)的臣子。那曲折多姿的《离骚》,其中妙语连鬼神听了都会为之哭泣。他的文章比起《诅楚文》要精妙得多,高妙的议论可以与《过秦论》相媲美。广泛浏览四库全书之余,会发现其中有一半像瓦砾,只有一半像珍珠般珍贵。他用心领会书中的要点,打开书卷就如同与书中的作者对话。 ### 结尾对比及感慨部分 门前狂风扬起尘埃,达官贵人们骑着肥马匆匆而过。他们哪里知道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有人正辛苦地钻研着学问文章。我这个懒散的江湖之士,脚步声早已远离王公贵族的家门。我还没来得及到这屋子来拜访,还是回去像那个砍木头做车轮的老人一样,安度我的晚年吧。
关于作者
宋代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