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蚁迭左右,铁炭互俯仰。 岁月如牧马,快骤脱羁鞅。 方希草玄雄,未羡画眉敞。 刘侯启予者,险韵写胜赏。 读之令人醒,居然见图像。 我昔曾此游,僧梵荐肸蚃。 撞钟鸣木鲤,破我颠倒想。 百年能几许,万事苦鞅掌。 丧身声利场,齿角伐犀象。 前辈晓云散,后生春水长。 君看门外辙,盛气日来往。 道人初不省,禅寂异到壤。 乃知雨花地,可以透迷网。 君侯此嘉集,尘迹已相荡。 援琴写我叹,中夜发哀响。
次韵刘无言游法云寺
译文:
生活中的人们如同磨盘旁忙碌的蚂蚁,左右奔忙不休,又好似在铁与炭之间经受煎熬,忽上忽下,不得安宁。岁月就像脱缰狂奔的骏马,迅速地脱离了羁绊,飞驰而去。
我正向往着像扬雄那样专心著书立说、钻研学问,并不羡慕那些善于修饰自己、追逐世俗名利之人。刘侯你启发了我,用险韵之诗写下了这次游览的美妙感受。
读着你的诗,让人瞬间清醒,仿佛眼前真切地浮现出了游览时的画面。我从前也曾到过这里游玩,僧人们的诵经声传递着一种神秘的气息。钟声和木鱼声响起,打破了我那些颠倒虚妄的念头。
人生百年又能有多长时间呢?世间万事总是让人忙碌不堪。人们在追逐声名和利益的场域中迷失自我,就如同犀角象牙因珍贵而遭捕杀一样,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前辈们就像清晨的云雾一样渐渐消散,而后生们如同春天的江水不断上涨。你看寺门外那来来往往的车辙,那些盛气凌人的人每日奔波不停。
而修道之人全然不在意这些,他们在禅定寂静中与世俗有着天壤之别。由此可知,这如同雨花飘落的佛地,能够让人看透世俗的迷网。
你在这里举办了如此美好的聚会,那些尘世的痕迹已经被荡涤干净。我拿起琴来抒发心中的感慨,在深夜里发出哀伤的声响。
关于作者
宋代 • 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