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夏思道惠示缣帛

忆昔南方木叶下,祝融逗留不退舍。 闾阎未简卒岁材,明月满门自宜夜。 而今身在天中央,日月寒暑遵故常。 西风今日我为政,冥冥尘沙何可当。 浮云倚势不解事,浓阴数日酿秋思。 卧病但作仲卿泣,载酒谁问子云字。 故人千里知我寒,书来遗我帛数端。 拣丝织作经纬称,长细广幅尺度宽。 染人暴练勿设色,衣被皎皎识君德。

译文:

回忆往昔在南方的时候,树叶纷纷飘落,炎热的祝融之神一直停留着,丝毫没有退去的意思。 老百姓们还没有储备好能过冬的物资,皎洁的明月洒满家门,这样的夜晚本应是宜人的啊。 如今我身处天的中央之地,日月的流转、寒暑的交替都遵循着往常的规律。 西风在今天占了主导,那昏暗的沙尘让人难以抵挡。 天上的浮云仗着自己的势头,一点都不懂事,连续几天浓阴密布,酝酿出了秋日的愁思。 我卧病在床,只能像焦仲卿那样暗自哭泣,又有谁能像载酒问字的人去问扬雄那样来看望我、关心我呢。 远方千里之外的老友知道我寒冷,写信过来还送了我好几匹丝绸。 这些丝绸挑选的丝线织成的经纬非常匀称,长度够长、宽度够宽,尺寸很合适。 染色的人晒练丝绸时没有染上颜色,这洁白的衣料让我更能感受到老友您的美德啊。
关于作者
宋代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