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画歌

先生之气盖天下,当时流辈退百舍。 醉中咳唾落珠玑,身后声名满夷夏。 青山木拱三百年,今晨乃拜先生画。 乌纱之巾白纻袍,岸巾攘臂方出遨。 神游八极气自稳,冰壶玉斗霜风高。 呜呼先生泰绝伦,仙风道骨语甚真。 肃然可望不可亲,悬知野鹤非鸡群。 天宝之初天子逸,先生醉去不肯屈。 采石江头明月出,鼓枻酣歌志愿毕。 只今遗像粉墨间,尚有英风爽毛骨。 宣州长史粉黛工,谁令写此人中龙。 细看笔意有俯仰,妙处果在阿堵中。 人云此画世莫比,吴侯得之喜不寐。 意侯所爱岂徒尔,亦惜真才死泥滓。 先生朽骨如可起,谁为猎之奉天子。 作为文章文圣世,千秋万古诵盛美。 再拜先生泪如洗,振衣濯足吾往矣。

译文:

李太白先生的气概冠绝天下,当时与他同时代的人都远远比不上他,纷纷退避。 他醉酒时随口吐出的话语,就如同珍珠美玉般珍贵,在他去世之后,声名更是传遍了中原和边疆各地。 时光匆匆,青山上李白墓前的树木都已长大成林,历经三百年,今天早晨我才得以拜见先生的画像。 画中的先生头戴乌纱巾,身着白色苎麻袍,把头巾掀起露出额头,捋起袖子,正准备外出遨游。 他仿佛精神畅游于八方极远之地,气质沉稳,如同冰壶玉斗般纯净高洁,散发着如霜风般的高雅之气。 唉,先生实在是超凡绝伦,那仙风道骨的模样十分真切。 他的神态让人肃然起敬,只能远远观望而不敢亲近,就像一眼就能看出野鹤绝非是鸡群中的凡物。 天宝初年,天子贪图安逸,先生醉酒之后不肯屈服于权贵。 后来在采石江头,明月升起,他划着船桨放声高歌,似乎一生的志愿至此已经完成。 如今他的遗像绘制在粉墨之间,仍然有着英武的风采,让人看了毛骨悚然。 宣州长史绘画技艺高超,不知是谁让他描绘出了这人间的蛟龙般的人物。 仔细端详这画的笔意,有起有伏,精妙之处果然就在那眼神之中。 人们都说这幅画世间无与伦比,吴侯得到它后高兴得睡不着觉。 想来吴侯喜爱这幅画,难道仅仅是因为画本身吗?也是痛惜像先生这样的真才被埋没于尘世之中。 如果先生的尸骨能够复活,谁能把他寻来侍奉天子呢? 让他以文章之美来教化世间,千秋万代都传颂这盛世之美。 我再次拜谒先生,泪水如同清洗过脸庞一般,整理好衣衫,洗净双脚,我也要踏上自己的人生之路了。
关于作者
宋代饶节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后落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为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