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衲僧要唱云门曲,六六从来三十六。 曹源有个痴禅人,解道一生数不足。 数不足,不属金石与丝竹。 等闲一拍五音全,直道如弦已曲录。 从教岁去年来,依旧山青水绿。

译文:

出家修行的僧人要是想唱出云门宗的禅曲妙音,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就如同六六相乘得三十六一样简单直接。 曹溪法脉中有这么一个痴迷于禅法的人,他悟到了人这一辈子即便不停地去计数、去追求,也总是觉得有所欠缺、难以圆满。 这种感觉就是“数不足”,它既不像是金石乐器发出的声音,也不像是丝竹乐器演奏出的曲调。 不经意间随意一拍,那美妙的五音便已全然具备。可要是直接说它就像笔直的琴弦一样,实际上却又已显得曲折婉转、别有深意。 任凭岁月一年又一年地流逝过去,这世间的青山依旧那样青翠,绿水依旧那样碧绿,一切似乎都未曾改变。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为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