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同虚空界,个中有买卖。 示等虚空法,处处皆周匝。 证得虚空时,全收复是谁。 无是无非法,一离还一合。 不因霜雪苦,那辨岁寒心。
偈二十四首 其一四
译文:
这首偈语蕴含着深刻的禅理,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我们的心如同那广袤无垠的虚空世界,在这看似空无一物的心中,其实有着种种“交易”。这里说的“买卖”并非世俗的商业交易,而是指内心的种种念头生灭、感悟的获得与舍弃等精神层面的活动。
向世人开示如同虚空一样广大、包容、平等的佛法道理,这佛法的智慧就会无处不在,它能周遍一切地方,涵盖世间万物,没有任何一处是它所不能到达、不能润泽的。
当修行者证悟到如同虚空一般的境界时,会发现原本以为实有的“自我”已经难以说清究竟是什么。因为在这虚空般的境界里,没有了世俗所执着的“自我”概念,没有所谓的全部收复或失去。
在这种境界中,不存在绝对的“是”,也不存在绝对的“非”。事物的好坏、对错等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消失了,就好像是离开了又重新合为一体,一切都回归到一种圆融、无分别的状态。
就如同不经历寒霜冰雪的严酷考验,又怎么能分辨出松柏在岁寒时节依然坚守的品质呢。人不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砺,又怎么能彰显出内心坚定的修行意志和高尚的品德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为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