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海岳销沈。 万法唯识,青黄曲直。 天上人间,迺规迺则。 眼耳即真,见闻俱惑。 孰为言宣,讵假玄默。 混尔圆常,分尔百亿。 迷悟不来,尘毛匪忒。

译文:

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描绘具体场景的古诗词,而是带有浓厚佛教哲理的偈语,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整个三界都由心念所主导,当内心的观念发生变化,即便像大海高山这样的庞大事物仿佛也会消失不见。世间的万种法相都由心识所生,就如同青黄颜色、曲直形状,都只是心识的呈现。 无论是天上的神圣境界,还是人间的世俗之地,都有其既定的规则和法则。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所感知到的现象,如果能以正确的方式去看待,那就是真实的本质体现;然而一旦陷入错误的认知,那么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会让人产生迷惑。 对于这样的佛法真理,哪里是能用言语来完全阐释清楚的呢,可也并非一定要借助沉默来体悟。 这佛法的真理是浑然圆融且恒常不变的,它既可以说是一个整体,也能够分化为无数个具体的存在。无论你是处于迷惑还是觉悟的状态,这真理本身并不会受到影响,哪怕是像尘埃和毫毛那样细微的事物,也都遵循着这一真理而丝毫不差。
关于作者
宋代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为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