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奉酬梦符学录

子卿五言法,气格厉劲秋。 绵绵武功裔,尚不废箕裘。 洒然落妙语,一破万古忧。 文章本道德,作者通神谋。 惜其命不达,白首犹饭牛。 学者愿识面,或比韩荆州。 儒冠真误身,未免妻子愁。 长安游侠儿,生不辨田畴。 儒有不黔突,此辈饫珍羞。 左右夹燕赵,出入跨骐骝。 富贵即称贤,宁辨清浊流。 乃知读万卷,不如持尺矛。 斯言虽有激,亦为智者投。 古人愿执鞭,如或不可求。 君看授业生,已为公与侯。 飒然灌园翁,零落守旧丘。

译文:

你有着像苏武创作五言诗那样的技法,诗的气格如同秋天般刚劲凌厉。 你是那绵延不绝的武功郡家族后裔,还没有荒废家族的事业与传统。 潇洒地说出精妙话语,一下子能破除万古以来的忧愁。 文章的根本是道德,优秀的作者能与神明的谋划相通。 可惜你命运不顺,头发都白了还在过着贫困的生活。 求学的人都希望能见到你,有人把你比作能举荐贤才的韩荆州。 读书人的帽子真的耽误了自身,免不了让妻子儿女跟着发愁。 长安城里那些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生来连田地都分辨不清。 有的儒生连灶上的烟囱都来不及熏黑(生活奔波),而这些人却能饱食美味佳肴。 他们身边簇拥着燕赵之地的美女,出入都骑着骏马。 在世人眼里富贵了就被称作贤能,哪里还会去分辨是清流还是浊流。 由此可知读了万卷书,还不如手持一把长矛去建功立业。 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是说给明智的人听的。 古人愿意为贤能者执鞭驾车,要是这样的机会不可求得。 你看那些接受学业的人,如今已经成为公侯。 而那如灌园翁般淳朴的你,却孤独地守着旧居。
关于作者
宋代周行己

周行己,字恭叔,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早年从伊川二程游,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徽宗崇宁中官太学博士、齐州教授(《宋元学案》卷三二)。据集中诗篇,曾知原武、乐清等县,其罢知乐清为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宣和初,除秘书省正字(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后入知东平府王靓幕,卒于郓(同上书)。著有《浮沚集》十九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二卷。 周行己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明永乐《乐清县志》及清曾唯《东瓯诗存》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