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闻畴昔设供帐,祖道都门车百两。 脱冠著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迈往。 彭泽县令亦胜流,径捐五斗因督邮。 著书颇复恨枯槁,臭味绝知殊二老。 龙眠一世论丹青,不数辋川王右丞。 丹青之引诚落寞,世上只今无少陵。 二疏妙致不可孤,昔人亦作二疏图。 龙眠捉笔守圭窦,儿辈亦复知广受。 昔人独能图二疏,图以韵语至今无。 丹青之引有句眼,昨者少陵今隐居。 龙眠平生有妙思,笔如周商钟鼎字。 二疏之迹定不磨,照人真若前日事。
二疏遗荣图
译文:
早就听闻过去疏广、疏受告老还乡时,在都城门外设下饯行的帷帐,送行的车子多达百辆。
确实有像他们这样毅然脱下官帽、换上木屐,视高官厚禄如粪土,超脱豪迈的人。他们把五鼎食的富贵看得轻如鸿毛,如此的豁达真是令人钦佩。
彭泽县令陶渊明也是杰出的人物,他因为督邮的缘故,直接放弃了五斗米的俸禄。不过他著书时还颇感生活枯槁清苦,由此可知他的志趣和疏广、疏受二位老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李公麟(龙眠居士)在绘画方面堪称一代大家,就算是唐代善画的王维(王右丞)也比不上他。杜甫曾为曹霸将军的画作写下《丹青引》,如今这样的佳作却显得寂寥难寻,因为世上如今已经没有像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了。
疏广、疏受的高妙情致不可被埋没,过去的人也曾画过《二疏图》。李公麟挥笔作画,安于贫寒之地,他的晚辈也知晓疏广、疏受的事迹。
过去的人能够把二疏的故事画成图,可配着图的精妙诗文至今却未曾出现。杜甫《丹青引》里有精妙的诗句点睛,曾经有杜甫,如今却只有隐居之人了。
李公麟一生富有奇妙的构思,他的画笔就像周代、商代钟鼎上的文字一样古朴、珍贵。疏广、疏受的事迹必定不会磨灭,他们的形象映照人心,就好像是前几日刚发生的事情一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