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 安用古铜缾,捉以高鼻奴。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 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 至今说法处,井索纒辘轳。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弗渝。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归朱方遇其徒慈俊乞得之喜而作此
译文:
这首诗较难理解,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宣老和尚生前就像我的好友,他早已圆寂了。我回朱方时,遇到他的徒弟慈俊,求得了他的画像,心中欢喜便写下这首诗。
他布袜原本就没破,霜雪般的头发遮着脑袋。他就是要显得老丑,怎肯剃掉颔下的胡须。
经卷暂且与他相伴,那些帐座之类的东西一概没有。哪用得着古铜瓶,还让高鼻的奴仆拿着。
他把草鞋挂在龙床之上,在他眼里九州如同一只小蚂蚁。到底什么才是木平呢,是刚开始被斧子砍伐(有新生之意)吗?
眉毛花白的宣道人,想来如今尸骨都已枯朽。过去他煮着米粒饭,只有我呼唤他一起洗钵。
我这被贬的臣子一瘸一拐地归来,饥饿的面容又黑又瘦。
直到如今他讲经说法的地方,井绳还缠绕在辘轳之上。
唐朝时李卫公,曾铸铁建成佛塔。这佛塔会有毁坏的时候,但这件事(宣道人的精神等)却不会改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