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翁何为穷,一性共癖左。 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饿。 短褐结郭丝,犊鼻讵穿破。 当时北阮贫,矫枉几太过。 肯揭长竿头,恐亦是奇货。 岂惟宜跻升,抑自利顿挫。 济河不撷褰,秃尾正便坐。 迟行少前跋,趋急或后簸。 刀尺初与形,虮虱已相贺。 平生马鞍间,髀肉已稍磨。 此既身之章,十年共起卧。 必以狐裘易,顾我应难和。 子赋从军乐,城垆始烦瘅。 服之远行迈,百步无一蹉。 尔来玉泉老,以此劝勤怠。 犹忆当时庾岭前,传衣正是普通年。 问道未余衣下事,寥寥千载不相传。
送犊鼻裈与任敦夫
译文:
任老先生为什么如此穷困呢?他的性情古怪又偏执。他不会胡乱去获取哪怕像芥粒那么小的财物,甘愿像隐居西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的伯夷、叔齐一样坚守自己的操守。
他身上穿着用粗布结成的衣服,那粗布短裤难道还没穿破吗?当年阮氏家族中的北阮贫困,但为了矫正世俗的不良风气,有时做得似乎有些过头了。要是有人愿意高高举起旗帜来宣扬某种理念,说不定这旗帜也会成为奇货可居的东西。
这不仅适合在顺利晋升的时候穿着,在遭遇挫折的时候穿着也能带来好处。就像渡河时不用撩起衣服,那短短的尾巴正适合安坐。慢慢地行走可以减少往前趔趄的情况,走得急了也不会往后颠簸。
这衣服刚用刀尺裁剪成型的时候,虮虱都已经相互庆贺有了栖身之所。任先生一生常常骑马,大腿上的肉都已经被马鞍磨得有些薄了。这犊鼻裈既然是身上的服饰,也能陪伴人十年一起起居。
要是有人想用狐皮裘衣来换这犊鼻裈,我觉得任先生肯定不会答应。任先生你曾写过从军的快乐诗篇,在酒垆前开始感慨生活的烦难。穿上这犊鼻裈去远行,走上百步都不会有一点差错。
如今玉泉的老者,还用这犊鼻裈来劝勉人们要勤奋莫懈怠。我还想起当年庾岭之前,达摩祖师传衣钵正是普通年间。可人们问道却不关注衣钵之下蕴含的真正道理,这其中的真谛千年以来都很少有人能够传承。
总体来说,这首诗前半部分描述任敦夫的贫困与他坚守的高尚品格,接着介绍犊鼻裈的特点和作用,最后提到相关的劝勉以及对佛法传承的感慨。不过此诗用典较多,翻译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