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柴胡桔梗教作汤服之疾间作小诗以寄

江南卑湿地,往往如长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齿牙。 初犹遭蒸炊,又似缚且檛。 淫祠乱昏俗,祸福专群鸦。 参军支病骨,抱案随吏衙。 鬼盖乘其穷,屡以寒热加。 定知鬼非人,吾谁彼疵瑕。 乌饥集屋梁,聊试弹以笯。 手摩田中丹,三关气成霞。 房图引芸蒿,相与排阴邪。 此鬼不足施,霍然促脂车。

译文:

近来我得了寒病,采用道士的养生法来调理体内,郡里的幕职官徐天隐送给我柴胡和桔梗,教我做成汤药服用。病好了一些,我便写了这首小诗来寄给他。 江南一带地势低洼潮湿,情况常常就像当年的长沙一样。一点轻微的寒气就能让人受病,我吓得毛发直立,牙齿也止不住地打战。刚开始生病的时候,感觉就像被放在蒸笼里蒸一样难受,后来又好似被捆绑起来还遭受到鞭打。那些滥设的祠庙扰乱着愚昧的风俗,人们把祸福全都寄托在一群乌鸦身上。 我拖着病弱的身躯,抱着文书跟随着吏卒在衙门里奔走。病魔趁着我陷入困境,一次又一次地让我寒热交加。我确定这病魔不是人,我又怎么会去指责它的过错呢。乌鸦饿了就聚集在屋梁上,我姑且试着用箭笯去射它们。 我用手摩挲着丹田之处,让体内三关的气息变得如彩霞般绚烂。我按照房中养生的图谱指引,用芸蒿之类的药物,一起把体内的阴邪之气驱赶出去。这些病魔实在不值得我过多对付,很快我就病愈,准备驾车出行了。
关于作者
宋代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