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

洞门寂寂昼常阴,谁识行天济物心。 金翅影沉超永劫,玉毫光现契圆音。 滂沱普润三千界,叆叇浓兴一万寻。 天子六龙方在御,不应头角閟幽深。

译文:

这首诗作者邹浩是北宋人,并非南北朝时期。以下是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白龙洞的洞口静悄悄的,即便是白天也常常透着一股阴幽之气,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白龙在天空行云布雨、救济万物的心意呢? 那如金翅大鹏般的身影潜入水底,仿佛超越了无尽的劫难;如玉般皎洁的毫光闪耀显现,契合着圆满的佛法妙音。 白龙能兴起滂沱大雨,广泛地润泽着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又能涌起浓厚的云雾,仿佛有一万寻那么高。 当今天子正在治理国家,像白龙这样具有非凡才能的神物,不应该将自己的头角隐藏在这幽深的洞穴之中,应该出来辅佐天子、造福苍生啊。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