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超先 其二

拾遗流落困埃尘,海内忘形有使君。 长似汉中情义笃,不同常侍死生分。 一时燥湿知难变,万里经营想更勤。 管鲍不忘公亦在,高风犹得后人闻。

译文:

你提供的信息有误,邹浩是北宋时期的人物,并非南北朝。以下是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当年的拾遗(可能指遭遇困境的贤才)流落在尘世中艰难困苦,在这天下间,只有你这位使君能与他不拘形迹、真诚相交。 你们的情谊就像当年汉中地区那些深厚笃实的友情一样坚不可摧,而不像东汉的常侍那样,在生死关头情谊就发生了改变。 你们的友情如同已经干燥或湿润的物品,其性质难以改变,即便相隔万里,你为了彼此的情谊、为了对方的事情,肯定会更加勤勉地去谋划经营。 就像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始终不忘彼此的情谊一样,你也坚守着这份友情,你的高尚风范至今仍能让后世之人听闻并为之动容。
关于作者
宋代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