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怀秀禅者

麻衣草座思灵彻,一食安闲更无别。 儵忽迁流数百年,杳杳谁来继其绝。 吾兮亦是疏慵辈,冷淡身心存慷恺。 偶续灵峰照夜灯,邃泛鐡船下沧海。 深嗟知困不知休,奔驰骇浪空淹留。 纵得长鼇拟何待,堪白头时好白头。 因观坏衲秀禅客,清苦如冰复如蘗。 别我携筇步大方,为叶为花恣披折。 伏枕寥寥情意阑,率写狂歌赠行色。

译文:

身着麻衣,坐在草座之上,我不禁思念起灵彻和尚。他每日仅食一餐,生活安闲自在,与世俗毫无分别。 转眼间,数百年时光匆匆流逝,悠悠岁月里,有谁能来承接那已然断绝的传承呢? 我呀,也是个懒散疏放之人,内心淡泊,不过心怀慷慨之意。偶然间,我像接续灵峰那照亮黑夜的明灯一般,驾着如铁般坚固的船深入茫茫沧海。 我深深叹息那些只知困境却不知休止的人,在惊涛骇浪中四处奔波,最终却只是白白停留。即便能擒获那巨大的鳌鱼又能怎样呢?人到该白头的时候,就坦然接受这白头之态吧。 看到身着破旧僧衣的怀秀禅者,你清苦的生活如同寒冰一般冷峻,又像黄柏一样苦涩。 你离开我,手持竹杖迈向广阔的天地,不管是化作叶子还是花朵,都任由命运去折取吧。 我独自伏在枕上,情意阑珊,于是随性写下这首狂放的诗歌,来为你送别。
关于作者
宋代释重显

释重显(九八○~一○五二),字隐之,俗姓李,号明觉大师,遂宁(今属四川)人。早年于益州普安寺出家,以释仁铣为师。出游荆渚间,又北游至复州,从北塔祚禅师学五年。真宗天禧中至灵隐(《三宝赞》自序),滞留数年,后主明州雪窦寺。仁宗皇祐四年卒,年七十三。有《祖英集》两卷、《瀑泉集》、《拈古集》各一卷。《禅林僧宝传》卷一一有传。 重显诗,据《四部丛刊续编》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祖英集》、《颂古集》为底本。《祖英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颂古集》校以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简称元刊本),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