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颂

玲珑岩古寺,冠乎明越境。 海眼通洌泉,天心耸危岭。 尝游兴未阑,遐想神忽凝。 彼士真觉雄,相邻不孤迥。 吾爱济横流,孰云烦虑屏。 吾爱整頺纲,岂止浮根静。 栖梧瑞九包,追风骏十影。 顾我不争衡,与谁闲鬭茗。 乘时既磊落,照世非昏暝。 伫为王者师,三千统摩顶。

译文:

在这灵秀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玲珑岩寺,它堪称明州和越州一带最为出众的景致。 寺里的泉水和大海的泉眼似乎相通,清冽的泉水汩汩流淌;高耸的山岭仿佛直抵天心,巍峨险峻。 我曾经到这里游玩,兴致正浓还未消散,遥想这方宝地,思绪忽然凝定。 这里修行的僧人都是真正有觉悟的杰出者,他们彼此相邻,并不显得孤独清迥。 我敬佩他们有着救济世间的宏大志向,谁说他们能轻易摒弃尘世的烦忧呢?他们一心想要重整颓败的纲纪,又怎会仅仅满足于让内心的杂念平静。 他们就像栖息在梧桐树上、身具祥瑞的凤凰,又如同能够追逐疾风的骏马。 看看我自己,不敢与他们一争高下,又能和谁悠闲地斗茶品茗呢? 他们顺应时势,行事光明磊落,如同明亮的光辉照亮世间,绝非昏昧不明。 我伫立在此,心想他们将来必定能成为王者的老师,像佛陀为三千弟子摩顶授记那样,为众生指引方向。
关于作者
宋代释重显

释重显(九八○~一○五二),字隐之,俗姓李,号明觉大师,遂宁(今属四川)人。早年于益州普安寺出家,以释仁铣为师。出游荆渚间,又北游至复州,从北塔祚禅师学五年。真宗天禧中至灵隐(《三宝赞》自序),滞留数年,后主明州雪窦寺。仁宗皇祐四年卒,年七十三。有《祖英集》两卷、《瀑泉集》、《拈古集》各一卷。《禅林僧宝传》卷一一有传。 重显诗,据《四部丛刊续编》影印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祖英集》、《颂古集》为底本。《祖英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颂古集》校以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简称元刊本),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